今年是民國成立一百年,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成為話題
對岸作家張鳴用雜文集錦的方式,完成"辛亥 - 搖晃的中國"
試圖從各種角度來看辛亥革命的影響,其中有不少趣事軼聞
辛亥革命雖然是一場低變動的、少暴力的革命
但是中國從上千年的帝制國家,一下子掛上了共和的招牌
還是有很大的意義
辛亥革命是一場意外造成的結果,當然當時滿清政府的作為、革命份子的發動
發生一場變動是遲早的事情
但作者認為,原本革命黨並不喜歡在四面交戰的武漢發動革命
因為武漢身處內地,四面可攻,革命活動很容易被撲滅
所以孫中山先生屢次起義都沒有在內地的武漢
可沒想到真的成功的起義,居然在意想不到的武漢
目前分類:開卷有益 (72)
- Aug 29 Mon 2011 10:33
建國百年回頭看辛亥革命
- Aug 15 Mon 2011 06:29
阿來的塵埃落定

開始可以理解為什麼某些好萊塢明星會開始信仰藏教
在科學至上、3C廠品充斥的生活中
西藏是一個神祕的存在
或許科技進步,但人類的生活還是有很多極限與無可奈何
神秘代表未知、代表無限可能,甚至代表心想事成
於是這種對神祕的類似崇拜的狂熱與需求,就轉而投向西藏與宗教
- May 12 Thu 2011 07:04
藏地密碼

發現連載很久的小說實在很考驗讀者的記憶力
一口氣看完藏地密碼前九集,等了半年才出的神聖大結局
差點都不記得前面的劇情了!
不過平心而論,何馬算是有誠意的了,大結局雖然有留下一些伏筆
但是整體的解釋已經盡量做到頭尾呼應,比起很多虎頭蛇尾的作品好多了
- Apr 25 Mon 2011 07:42
山崎豐子最新力作 - 命運之人

活到老寫到老,高齡八十七歲的山崎豐子仍然孜孜不倦地創作著
除了因為記者生涯提供她寫不完的題材外,對社會議題的關注與熱情更是支持她寫作的動力
最新出版的"命運之人"是山崎近幾年的作品,有別於之前的創作,這次是真人真事完整呈現
主角是當年報社的同事,故事內容有很多是直接引用相關文件,很有報導文學的意味
- Mar 22 Tue 2011 12:50
天堂在另一個街角與高更畫展

天堂在另一個街角是的一個殘忍的遊戲
做鬼的小朋友問其他小朋友"天堂是不是在這裡?"
被問的小朋友就要說"不,天堂在另一個街角"
然後大家就要跑來跑去避免被鬼抓到,跟以前玩的查戶口很像
但天堂永遠在下一個街角,這件事想起來挺悲傷的
雖然小孩子在玩的時候不會想到
只有在長大後某一天會突然領略到這遊戲背後的現實的諷刺
- Jan 17 Mon 2011 06:46
明朝那些事兒

明朝的歷史好像不是歷史課程的重點宣傳部分
感覺漢唐的盛世是主力宣傳
清史因為一大堆歷史劇、宮廷秘辛而大紅
反觀明朝雖然也有二百多年的歷史
但大家的印象似乎停留在瘌痢頭朱元璋、可怕的錦衣衛
"明朝那些事兒"是對岸當紅部落客一連串明史介紹的總集
作者當年明月是一個對明史很有興趣的年輕人
以明史作為主幹,雜以其他史料,用白話文介紹明史
基本上就是明朝版的吳姐姐說歷史故事啦
不過作者也是個八十後(七年級生),所以敘述中會出現很多"現代"詞彙
像是周星馳、天下無賊、還是一些順口溜等"梗"
因此讀起來輕鬆有趣,對一般較少接觸文史作品的人也不吃力
- Dec 31 Fri 2010 08:25
白鹿原 - 陝北高原的恩恩怨怨

自從看了秦腔,對大陸一系列鄉土作家的作品很有興趣
相較於都市文學的無病呻吟,鄉土作家寫的農村的無可奈何更加悲愴
莫言、賈平凹、陳忠實等作品中靠天吃飯的男男女女
在辛苦的農作中掙取溫飽,在稅賦、苛政下苟延殘喘
但人性的善惡不因環境而有所差別,該鬥爭的、該貪婪的還是一樣
只不過去除都會文謅謅的包裝,人性更赤裸裸的展現
- Nov 15 Mon 2010 16:05
台灣三部曲

很久以前在家裡看到一本"她名叫蝴蝶",以為是哪裡來的豔情小說
所以一直沒有去翻看,後來淹沒在家裡書滿為患的櫃子裡再也沒有看到
這次在聯合報看到書評簡介,才知道這是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之一
而最近施叔青則完成了台灣三部曲,"行過洛津"、"風前塵埃"與"三世人"
- Nov 11 Thu 2010 13:25
贏家 - 誰才是真正的贏家

南美作家近年來在國際文壇屢獲大獎
諾貝爾文學獎今年得主也是秘魯的尤薩
台灣的讀者對於巴西的保羅科爾賀應該不陌生
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曾在暢銷排行榜上蟬聯多時
科爾賀的最新作品贏家很明顯的嶄露對社會現狀的不滿
更在結局安排上與以前大不相同,不再勵志、充滿希望
反而是呼應前言的世界亂象、公理不彰
- Oct 25 Mon 2010 06:33
莫言的檀香刑 - 貓腔的盛大演出

看了再版的檀香刑,不得不說莫言確實是中國最有希望得諾貝爾獎的作家
檀香刑獨特的寫作方式褒貶不一,但我覺得這是很大的一個創新
莫言取材山東高密鄉地方戲曲貓腔(茂腔)的故事,孫丙抗德為主軸
大量混入利用貓腔的戲文,讓整部小說夾雜在一個劇本與小說之間
塑造出一種可以很誇張、很超現實的空間,方便作者表達情感張力
- Oct 18 Mon 2010 07:40
餘震 - 電影唐山大地震的原著

在電影唐山大地震上映之前,已經看過張翎的金山
再回來看餘震,可以感覺的從中篇小說到長篇小說的進步
餘震書中同時收錄了幾篇中篇小說作品,感覺的出張翎從身邊的人物寫起
慢慢擴張到長篇小說人物的塑造,感覺的出一個作家慢慢努力嘗試的軌跡
- Oct 14 Thu 2010 06:42
莫言新作 - 蛙

之前看了幾本莫言的書,印象不是特別深刻
生死疲勞花了幾個星期,但不如秦腔讓我感動
最近看了新作蛙,深深折服於莫言的文筆
故事本身的緊湊,讓人不由得一口氣讀完一整本書
在一胎化政策下的農村,那些未能出生的嬰兒是不是都化成青蛙在哇哇哭泣著?
蛙跟娃諧音,在山東高密鄉是把蛙當成吉祥物的
青蛙交配後會生出千萬隻蝌蚪,符合求子的人心中的願望
莫言以自己當了一輩子婦產科醫生的姑姑為原型
描寫一胎化政策下的矛盾衝突,悲哀與無可奈何
- Oct 07 Thu 2010 10:42
山楂樹之戀
看了山楂樹之戀,這陣子不知道為什麼,一直在看大陸作家的作品
之前接觸主要是透過網路,跟著連載有種先知道故事發展的偷窺快感
但久了會發現網路連載不如成書的版本,連載的比較像是閱讀草稿
出書的版本會刪除修改,反而比較合乎邏輯一些
這次去上海世博,參觀的館倒是不多,卻搬了很多書回來
山楂樹之戀其實就是偶像劇般的純情小說
文革後期的中學生靜秋跟著學校小組到採訪貧下中農的生活
孫建新是靜秋寄宿農家的常客,靜秋也跟著大家叫他一聲老三
老三有意無意地幫助靜秋編寫採訪、打工勞動
靜秋也從一開始猜疑到後來接受建新的追求
但天不從人願,正當靜秋開始擺脫地主成分、生活工作都有著落的時候
老三卻得了白血病,最後還是離開了人世
- Oct 05 Tue 2010 07:49
1Q84 BOOK 3 是完結篇嗎?

村上春樹的1Q84跟上一部長篇小說海邊的卡夫卡相隔七年
雖然我其實很喜歡村上的短文,他可以把一些很簡單的東西寫得很有意思
不知道是因為他的想法本來就跟大家不同,還是因為他花在思考的時間比較多
所以常常可以寫出一些被常人遺忘忽略的東西
讓讀者看到的時候有"啊!我好像也是這樣想的",因而特別有迴響
- Oct 01 Fri 2010 11:07
兩岸三地共同的蝸居
- Sep 23 Thu 2010 17:21
獵殺幽靈寫手The Ghost Writer

最近美國經濟實力走下坡,很多人開始研究所謂的super power”s”
正是樹倒眾人推,美國自己也出現許多反中情局的作品
中情局一直是陰謀論最大的素材,這本小說正講述一個中情局布局數十年的陰謀
- Sep 06 Mon 2010 11:35
真正的不毛地帶

去年NHK年度大戲"不毛之地"又是改編自山崎豐子的小說
從女系家族、白色巨塔、華麗一族,到這次的不毛地帶
山崎豐子在日本受重視的程度可想而知
先是看由唐澤壽明主演的日劇版,看到一半才開始看小說版
不得不說這部日劇真的非常遵照原著,情節與人物的選角都很用心
我很少會同時推薦書跟日劇的
- Aug 24 Tue 2010 10:05
畫盡了生命的梵谷

參觀完梵谷的畫展之後,買了余光中大學畢業翻譯的梵谷傳
雖然對梵谷的畫作不陌生,但對梵谷的生平只停留在自殺的戲劇性
原作者Irving Stone本身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
他寫很多偵探通俗小說賺錢,但其實是為了創作人物傳記籌募資金
因為他經常需要去寫作主題人物的家鄉、歷程等地深度旅遊訪談
這時候就是利用他寫通俗作品的收入完成更偉大的作品
而翻譯這部梵谷傳的余光中式在大學畢業時期翻譯的
也因為翻譯這部巨作,而跟現在的夫人范我存女士的關係更深厚
所以這本書本身的寫作翻譯過程就充滿了文壇軼事
- Aug 17 Tue 2010 13:05
白噪音,死亡的恐懼讓生活更有意義